类别:公司发展 发布时间:2024-08-08 07:21:01 浏览: 次
体育生最好考的大学体育生需要买什么装备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放榜的时候,各大高校早已在各自官网上开始了招生宣传和学科介绍,而每年数百万高考学子,对体育学科的相关专业的需求和憧憬都是什么呢?
首先,对于报考的大学专业来说,在门类上的划分并无体育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门类有十三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13个门类。
而在门类之后,目前共有110个一级学科。其中便包括在教育学门类下的体育学(专业代码0403),体育学共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科学5个基本专业;此外还包括运动康复、休闲体育这两个特设专业。而在这7个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将可以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当然,一级学科后还按照学科小类分为二级、学科。
2017年1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最新公布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北京体育大学雄居2017中国体育类大学排行榜榜首,荣膺2017中国六星级大学。作为对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大学荣膺2017中国八星级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对于想要从事体育行业并进入体育大学学习的毕业生们来说,在拿着成绩单寻找和对比的过程中,对体育专业的了解和理解是否全面?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想好要走体育专业这条道路了吗?
体育教育是我国最早的体育专业,从启蒙开始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而从最初运动员的培养和运动项目的教学到现在,体育专业的教学逐渐完整且系统化。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国内经济和体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体育自身的产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不断加深,人才需求增大,专业的开设和种类也逐渐变多,各体育大学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转而逐渐设置了一些与体育相关的新兴专业。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这些专业包括教育学、文学、管理学和医学等多种门类。从专业划分上看,2012年版的普通本科、专业有以育专业可以供选择——
除了这些,还有体育传媒类专业:如体育新闻、体育广告、体育播音主持等专业。当然,设立这些艺术、文学类的专业不仅体育专业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比较突出的一些学校也开设有这些专业必一运动体育app下载安装。相同的,体育外语、体育经营管理、体育旅游与休闲体育、运动康复与健康等类别的专业,也早已被各个体育及其他高校所重视。
在报考阶段,考生依然需要根据自身的状况进行选择,包括地域分数线,以及体育院校对艺体特长生的录取标准等等。而在选择之前,考生同样需要去了解专业的具体科目和学习方向,需要掌握的技能。但更重要的,还是专业背后的行业背景,以及是否符合自身对职业生涯的规划等。
火热的电竞行业,早已烧到了教育领域。早在2003年11月,电子竞技就被国家体育局设立为中国第99个体育项目;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通知,“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增补为教育与体育大类下的体育类专业,多所大学都展开了电竞专业。目前国内有18所高职高专院校拟在今年招收电竞专业学生。
实际上目前电竞更多的是属于艺术类专业,且专科居多。而在设置专业的目的上,除了响应行业人才缺乏的号召,不少校方更多的是将电竞不完全的概念引入到招生规划当中,作为吸引学生的“噱头”。另外,想要报考电竞专业的学生的确是太多,据了解今年2月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艺考时,有900人报名电竞方向,报录比约为45∶1,竞争十分激烈。
据生态圈了解,目前主要的几所电竞专业学校均以雇佣退役选手和从业者来担当专业课教师一职,其中不乏来自电竞俱乐部和电竞公司的从业者等等。这些教师可能是国内大学中最年轻的一批专业课教师,“85后”或“90后”成为了教学主力。
诚然,可以说这是一种尝试和探索,但事实上,这并不应该成为主流趋势。因为电竞在商业化程度不断走高的同时,它是否已经达到的高校教育程度还需要讨论,而教育本身便是一个宏大的命题。试想一个退役的职业选手站在讲台上给一群同龄人讲课的情景,这样的形式究竟是传授经验,还是高校教育?
但师资问题也并非是阻碍电竞教育的全部,毕竟高校的教学也不全是理想状态。因此,在对待电竞专业时,大可将视野放开,毕竟电竞也是游戏生意的一部分,而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虽说是电竞方向,但其核心仍是传统教育,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的电竞主持、主播和电子竞技节目管理等专业。
实际上电竞专业教育的野蛮生长也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这反映出的也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本面貌。“体育新闻专业课的教师是一位来自新华社、拥有二十多年行业经验的记者,”来自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的一位毕业生说道,而其他课程则包括新闻学、新闻写作和体育类课程。
体育学科与传统的科研、文学类学科对比,的确具有其不同的逻辑。显而易见的情况是,很多考生因为热爱体育而进入体育大学,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大学的学习氛围普遍算不上浓厚,毕竟其内在核心并非传统学术。进入体育大学必然意味着将身处体育的氛围,耳濡目染之下也或多或少会心向体育。
“虽然人才都在学校里,但是学校基本上不能满足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包括体育院校也满足不了,”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产业博士殷俊海说道,这反应出来的问题是,我们中国高等教育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滞后和能力低下。在大学里,能找到真正懂体育产业的老师和教授都非常少。
体育产业是融合产业,也因此,对于在校生技能学习和知识获取,并不仅存于教室、课堂和图书馆,体育大学教育方式的核心也不改拘泥于课堂与PPT。实践告诉我们,体育大学并非入职体育的唯一通道,对于缺乏复合型人才的体育行业来说,来自其他领域的人才同样是亟需的。
对于进入体育大学和最终加入体育行业,其本身就不具备必然的联系,二者间各有自身的逻辑判断,考生在填报志愿体育专业时,结合职业进行规划则更加理性。总之,进入体育大学虽然不意味着拥有更好的体育职业生涯,但在体育大学中的所见所闻,却能帮助学子们更完整、更具体的认识中国体育。
当然,无论你最终选择了怎样的专业,从哪份工作踏入这个行业,从过来者的经验来看,想要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你需要进行清晰的职业规划,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领域,不断的学习与提高自己,并且去逐步完善自己的履历——从志愿者、兼职、实习做起,并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