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4-09-08 06:26:22 浏览: 次
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碳达峰试点城市以及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试点城市,深圳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低的污染排放,走出了一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新路径。2023年,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碳排放强度分别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1/8、1/5,清洁能源装机比重78.7%,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绿色转型。
落户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出台全国首部绿色建筑法规——绿色建筑条例、联合香港在全国率先开展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港口岸电设施数量、远洋船舶岸电用电率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深圳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创建多个全国率先、全国首创、全国唯一体育品牌及商标,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了“深圳经验”。
绿色低碳交通格局不断延伸。截至2023年底,深圳纯电动货车推广规模已达13万辆,其中纯电动物流配送车辆12.6万辆,纯电动泥头车0.4万辆,保有量均居全球第一;全市新推广新能源汽车23.2万辆,渗透率达67.9%,保有量超97万辆;建成充电桩超过28.7万个,建成投用超级快充站161座、车网互动站70座、综合能源补给站30座,规模居全国前列。
绿色建筑全面推广。2023年深圳新增绿色建筑面积2539.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8%,建成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碳建筑68万平方米,绿色建筑总规模累计超1.9亿平方米,上线全国首个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与管理系统,已成为全国绿色建筑建设规模、密度最大和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绿色建筑创新奖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蓝绿相融的高品质城市空间逐步形成。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97.8%、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居超大城市首位;开工建设4座水质净化厂,新建、修复污水管网118公里,污水集中收集率84.7%,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76.0%;积极探索建立废旧物资碳减排机制,新增厨余垃圾处理能力1200吨/日、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能力616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提升至48.5%,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30.9%。
去年底,全国首批搭载了氢燃料电池系统的32吨勾臂式氢能生活垃圾转运车,在南山区华侨城垃圾转运站正式交付;今年3月,妈湾电厂升级改造气电一期工程项目跨越关键节点,妈湾电厂220千伏升压站220千伏3号、9号母线号启备变启动工作结束,反送电顺利完成;同月,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再度创下全球新纪录。
深圳正积极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绿色动能”在深圳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深圳不断强化清洁能源的能源增量主体地位,积极推动中海油深圳电厂升级改造、藏东南清洁电送深圳等项目开工建设,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8.7%;同时,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成立国内首家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建成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合计接入容量超250万千瓦,实时可调负荷达50万千瓦,并基于全市域级、全自主可控、精细建模的统一时空信息平台(BIM/CIM),率先打造了国内首个电力充储放一张网。
2023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7个产业集群实现两位数增长,绿色低碳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必一体育。此外,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累计创建绿色制造示范称号超200项,位居全国前列。
绿色发展动能澎湃,源于科技创新提供的关键支撑。在绿色技术基础研究方面,深圳率先立法规定基础研究资金投入不低于科研资金30%,累计立项基础研究项目20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累计立项150余项;在绿色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已累计建设新能源领域创新载体168个,节能环保领域创新载体81个,入围国家能源局首批“争先”创新平台2个,绿色创新载体数量全国领先。
近日,知名演员彭于晏来深参加活动时,特别提到深圳公园的运动器材“非常厉害”“很丰富”,排队都要玩。这让深圳的公园再次火出圈。
山海连城,绿美深圳。深圳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而且千园千色、服务贴心。“推窗见绿,开门进园”是广大市民引以为傲的日常,“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的山海连城都市生活愿景正在成为生动现实。
创新不停步,无边绿色来。深圳正在发力建设公园城市,不断做细做优服务,采取更多创新举措,以善治之笔绘就绿美鹏城,当是题中应有之义。
要积极探索“公园+”创新实践。公园功能的更新与升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象呈现。此前,公园书吧、公园+生活节、公园+营地等探索,就令人眼前一亮。要创新拓展公园功能与品质,不断丰富公园内涵,为公园植入文化内核,让公园更有温度、更具魅力。
要对游客“宠”得更周到一些。建设公园城市,起点与终点都是“以人为本”,要从市民游客角度考虑问题,多想想怎么做得更好。比如,预约停车可否更方便,搭帐篷等新型游园行为如何规制,如何合理开发规划公园……要多倾听市民游客意见,扬长补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